第831章 人争一口气(2 / 2)

人生1984 拾寒阶 5370 字 3个月前

李云海只得和她一起,上了趟洗手间。

他们两个人,曾经好得就像一个人。

div css=&ot;ntentadv&ot; 洗澡也好,上洗手间也好,曾经都不会避讳。

哪怕一个人在洗手间,另一个人在旁边也能照样刷牙洗脸。

这就是真正的融为了一体,不介意对方的一切。

现在虽然离了婚,两个人在一起,还是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李云海也有些弄不明白,自己和林芝,这叫离婚不离家吗?

离婚不离家的事情,在后世很普遍。

李云海没想到,自己和林芝,居然也活成了这样的一对。

两人回到床上。

林芝也不生气了,抱着李云海,主动求爱。

第二天上午,林芝和李云海一起,到香江的学校看了看。

香江的学校,和内地读书,有一些区别。

比如说,香江的学校,大都采用英语教学。

香江的学校,除了每天一节中文课外都是英语教学,小学的孩子,正是学语言的黄金年龄,有英语语境学习确实能事半功倍。

而内地很多家长都是在内地通过课堂传统学习,加上课外补习的方式学英语,孩子很辛苦而且效果也没那么好。

很多人学的都是哑巴英语,真到用的时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香江是15年义务教育制,升学压力会小很多。

而内地不管是小学入学、小升初、中考还是高考都是特别卷的。择校压力也很大,基本上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在香江进了学校以后,焦虑就小得多,比如小六毕业生不用考试或参加升中派位,可全部直升中学。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很多内地人,跑到香江生孩子,哪怕大人住在深城,也会让孩子到香江上学。

每天早上,口岸那边有大批孩子走读到香江来上学,下午放学后再回深城。

这批人被称为“跨境走读学童”,人数达到了数万之多。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香江回归以后,2000年的时候,香江出台了一条法案:父母双方皆为内地居民的儿童,如果出生在香江,被称为“双非儿童”,拥有香江永久居留权,同时享受香江的教育资源。

这就吸引了大量内地妇女前往香江生产。

在此之前,内地的孩子想到香江上学,那是很难的事情。

林芝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思想有了动摇,觉得孩子们来香江上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她打电话和父母商量了一下。

林振邦和唐玉霞,对此事持支持态度。

他们虽然是老人,思想却比林芝还要开明得多。

林振邦以为,香江马上就要回归,是祖国的一座城市,孩子们能到那边上学,为什么不可以?

唐玉霞也说,现在交通这么发达,想回来,随时可以回来嘛!

下一辈的人,有下一辈人的活法,并不一定要跟着老辈人的路子走。

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林芝也就放下了思想包袱。

林芝又认真的把三个儿女谈了一次话,征询他们自己的意见。

为了怕孩子们以后反悔,或者怪罪于长辈,林芝甚至用录像机,把他们的谈话记录了下来,立此存证。

李云海见她这么做,不由得摇了摇头。

三个孩子都一致表态,愿意在香江上学和生活。

香江的确比西州要发达,也更好玩。

孩子们初来乍到,就是到处游玩,被美丽的香江、好玩的香江所吸引。

林芝把在这边上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给他们做了分析。

小希、小芮、小正,都说没有问题,他们会努力学习英语,不会落下功课。

林芝看向李云海,问他的意见。

李云海做了个ok的手势。

于是,林芝便正式决定,让三个孩子来香江上学。

郭婉华说得不错,以李云海的身份,要让孩子来香江上学,简直太容易了!

香江这边的学校名字,都带着很浓厚的殖民地气息。

什么圣保罗小学、玛利诺修院学校小学部、嘉诺撒圣玛利学校、圣若瑟小学,等等。

这些学校,还都是香江排名前十名的小学!

李云海和林芝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三个孩子,都送到郭志安所在的学校,这也是沈秀兰两个孩子所在的学校。

入学手续办理得非常顺利。

李言希三姐弟,随时可以入学就读。

林芝还要带他们回一趟西州,把那边的学校退掉,然后再正式转到香江来上学。

这天,李云海送林芝和孩子们上了回家的飞机。

临行之前,林芝幽怨的道:“你、你晚上别去陪秀兰,好不好?”

李云海淡淡的道:“好!我答应你。”

林芝怔忡的道:“真的啊?”

李云海心想,我晚上不去陪他们,我白天去陪总可以吧?

于是他肯定的点头:“当然!”

林芝幸福的一笑,带着三个孩子离开。

李云海刚回到家里,就看到何香站在门口探头探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