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福治时期(2 / 2)

三大老连忙称谢。</p>

贾六则自顾自的用梳子梳理自己的龙辫。</p>

是拿在手中,而不是连在脑后的。</p>

对此,三大老也是见怪不怪。</p>

他们可以肯定,最多半年,可能眼前这位维新皇帝就要下旨全国去辫了。</p>

因为,眼下新整编的四个军都在割辫子。</p>

已经发生有满蒙士兵不愿割辫子而被内务委员会带走的事件。</p>

“陛下!”</p>

身为总理大臣的老博首先表态,就是去帝号,除庙号都没有问题。</p>

这些都是有例可循的,就拿明朝来说,就曾废除建文帝的皇帝号,也曾废除景泰帝的皇帝号。</p>

本朝也废过多尔衮的义皇帝号。</p>

全是政治,没什么特别讲究。</p>

但对于四帝去除帝号后的政治待遇,内阁认为应当给予客观理性评价。</p>

“就拿世祖顺治皇帝来说...”</p>

老博刚起了个头就被阿思哈打断,提醒道:“博中堂,是福临。”</p>

“啊?对,对,是福临。”</p>

老博接受同僚的善意提醒,继续说出内阁的看法。</p>

就是福临虽违规继位,并且在位期间对大清真正的开创者义皇帝多尔衮给予了极不公正的评价,甚至扒坟掘骨,恶意打压义皇帝生前领导的两白旗,导致昆明发生八旗拥明造反事件,种种做为绝不能称为明君。</p>

但考虑福临在位期间完成了大清对于明朝土地的百分之九十九占领,击败了李定国、郑成功、张煌言等人领导的明朝反抗军,基本奠定大清初始版图,所以是不是可以给其一个合理的评价。</p>

就是定位。</p>

直接废为庶人,称之为猪狗不如的东西,不仅不合历史事实,也易使大清历史从开国初期就变得混沌,不管史学界还是朝野,也都会陷入长期思想迷茫。</p>

先前三大老在内阁喝茶时,老博就曾说过皇帝女婿这么迫不及待的否定顺治四朝合法性,其实是不明智的,而且相当愚蠢,因为这样做危害深远,用贻害千秋来形容都不为过。</p>

要知道大清是一个共同体,包括了许多被吞并的原来并不属于大清的势力,如八旗内部有蒙古八旗,有汉军八旗,也有朝鲜人组成的高丽营,还有当年倭国侵朝时跑到鸭绿江这边的倭人等...</p>

这些不同阵营的势力在太祖、太宗两代皇帝的政治操作和军事铁腕下,强行并入八旗,并最终建立了大清,成功征服中国。</p>

故现在对顺治以来的历史进行批判,必将导致这些当初并入大清的势力对大清的认同发生偏差,搞不好就会一夜之间“屋倒梁塌”。</p>

尤其蒙古方面,极有可能会与大清分道扬镳。</p>

当年福临能够篡夺帝位,除了两黄旗奸臣为了私利“扶小”外,也与福临母亲博尔济吉特身后站着的蒙古势力有关。</p>

现在全面否定顺治,叫那帮科尔沁的王公怎么看呢?</p>

会不会担心维新朝廷下一步就要清洗他们呢?</p>

当然,老博的措辞还是很婉转的。</p>

“....内阁的意思是能否效彷义皇帝多尔衮,改顺治为代皇帝,这样至少可以理顺之后百年的事情,也可以让大清各方势力能够接受。”</p>

“代皇帝?”</p>

贾六听后点了点头,却是说道:“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改福临为代皇帝朕以为不太好,毕竟他继位一不合礼法,二不合伦序,三无有功绩...”</p>

最后,提出既然关于顺治以来的历史报告得到了百官宗室的一致通过,那就没必要再搞什么代皇帝、让皇帝掩人耳目,但内阁的担心又不是没有道理,所以折中给福临封个王。</p>

“封王?”</p>

三大老彼此看了看,觉得也行。</p>

当年多尔衮就是以摄政王总理朝政。</p>

但封什么王好呢。</p>

“朕看就叫福王吧。”</p>

贾六一锤定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