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两不是公款,真是贾六个人存款,也可以说是贾六祖上的遗产。</p>
是景陵圣祖康熙三爹爹留下的。</p>
虽然不是一个支系,理论上只要康熙三爹爹绝后,那他老人家的遗产当然由其他侄子后人继承。</p>
中国有句老话,侄儿门前站,就没有绝户之说嘛。</p>
站十个女婿都没用,还就得侄儿。</p>
镜头转到办公室。</p>
大是大非面前,睿亲王不喜欢假公济私。</p>
挪用公款和动用个人存款,性质是截然不同的。</p>
给老郑十万两,原则上也不是收买这位年近七旬的巡抚大人,因为这位还真是个好官,清官。</p>
官场风评和百姓舆论都是极好滴,是贾六出仕以来难得碰上的好官。</p>
所以,就是单纯的慰问。</p>
希望郑大人有了这笔钱后,可以更好的为大清效命,为百姓服务。</p>
没其它意思。</p>
老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当官的也是一样。</p>
湖北财政收入基本为零,这十万两对于囊中羞涩的巡抚大人而言,还真是雪中送炭。</p>
巡抚大人拿这笔钱去基层慰问也好,拿去发公务员工资也好,或者是用于其它灾后民生建设,找技师捏脚也好,都由巡抚大人自个做主。</p>
睿亲王不会去查人家的账。</p>
这就是和硕亲王的度量和胸怀。</p>
就是巡抚大人在这笔巨款面前明显有点惊愕,继而推辞不收。</p>
这惹得睿亲王有些不高兴:“老郑,你是不是看不起本王?也跟其他人一样认为本王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亦或是个没本事的纨绔子弟?”</p>
这话有点重,搞得老郑赶紧表态:“王爷,下官不是这个意思...”</p>
“那是什么意思?本王都说了这十万两是本王个人赞助你湖北巡抚衙门的,又不是给你老郑的,你这般推脱,难不成以为本王给你钱有什么目的?是想和你这个湖北巡抚拉帮结派,背着朝廷另立山头,结党营私吗?”</p>
睿亲王语气明显不开心,长这么大还没见过不肯收他钱的。</p>
原则上不肯收他钱的,统统死啦死啦滴。</p>
只是,睿亲王有着最低的道德底线。</p>
真正的清官、好官,他还是尊重并予以重用的,任凭谁吹风都没用。</p>
那位在朝堂上两次揭他短的都御史王杰,不就幸运的躲过杀身之祸,也避开牢狱之灾么。</p>
咎其根本原因,就是睿亲王有着最低的道德底线。</p>
郑巡抚没想到睿亲王说话这么直白,一时都不知道怎么接话。</p>
“收着吧,湖北这两年贼乱闹的严重,地方残破,百姓受灾,省里面更是捉襟见肘,你这个巡抚大人当的不容易....这些本王都看在眼里,心里也急,只一时半会这贼兵也平不了,只能象征性的意思一下,你拿这钱好生给百姓办点实事,就算对得起本王了...”</p>
贾六将厚厚一叠银票轻轻推在老郑面前,见他的茶碗里的茶凉了,忙又起身给对方续上热的。</p>
坐下之后,轻叹一声:“过去说湖广熟,天下足,未想今天湖广这般境界。”</p>
顿了顿,再次深情看向老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