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漫漫征途路(2 / 2)

别说,布特哈拜唐阿的身份还真好使,那帮苏喇没一个敢违令的,哪怕他们的主子也得听着。</p>

这就是“体制”的好处了。</p>

拜唐阿的装备还是挺不错的,一人发了顶铁顶上面垂有红缨的头盔,一副棉甲,一张弓,另外给佩刀一把,以及箭七十枝。</p>

此外一人发一双布鞋同一双皮靴,一床重八斤的棉被。</p>

这些其实是前锋营基本前锋兵的装备。</p>

如果是鸟枪前锋兵的话,除了这些装备额外还配有鸟枪一杆,以及相应的火药和铅弹等。</p>

一群连战场都没上过的旗人子弟享受同前锋营一样的装备待遇,自是因为他们并非普通旗人子弟,而是拜唐阿的缘故。</p>

官不是官,但也绝不是普通的大头兵。</p>

准确的说,拜唐阿就是预备军官。</p>

苏喇的武器装备就差多了,没有头盔和甲衣,只有一顶类似斗笠的帽子,以及一身前面印有兵字的灰色军服。</p>

武器是一人一杆长矛,领队一把佩刀,另外一队给三张八力弓,箭两百枝。</p>

因为汉军正蓝旗无论是拜唐阿还是苏喇的人数都较少,分派物资的健锐营便只给了六辆大车。</p>

从北京到金川有三千多里路,光靠两条腿行军走到那恐怕得一个月,所以不管是昨天先行出发的前锋营还是今天的健锐营,都是以马车代步,实现“准机动化”。</p>

当然,这与八旗子弟有关,地方上的绿营可没这待遇。</p>

别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p>

换上崭新棉甲,戴上头盔的一众拜唐阿子弟,看着还真是叫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p>

就是贾六也无形之中有了几分威武,往白马上一骑,看着人模人样的。</p>

小半个时辰后,校场内有鼓声擂响,前后三通。</p>

继而就见营门被士兵拉开,然后一众明甲尖顶的八旗将领从营中纵马驰出,当先的就是此次援军总指挥、镶白旗满洲副都统都尔嘉。</p>

只见这位曾在新疆任职多年的副都统,于马上环顾两侧已经换装完毕的拜唐阿队伍后,右手一挥,立时有两名手持三角小旗的骁骑校纵马奔出,一人往东,一人往西,各自打旗。</p>

“呜呜”号角声随之响起。</p>

健锐营翼长舒穆禄一勒马缰,下令:“健锐营,出发!”</p>

“出发!”</p>

二十多名健锐营的军官紧随翼长之后。</p>

上百辆满载军士、辎重的马车排成三列纵队由营门鱼贯而出,马蹄踏得干燥的道路泥土灰尘四起。</p>

“上马!”</p>

满洲八旗领队二等侍卫雅满塔尔一声呐喊,早已等侯的满洲八旗队伍立时翻身上马,发出一阵铁器磨动响声。</p>

蒙古八旗领队健锐营前锋校阿满泰,内务府领队桂林,汉军八旗带队阿兰保纷纷下达出发命令。</p>

一阵混乱之后,是一支支陆续开出的队伍。</p>

望着前方已经开出二三里远的大队人马,贾六摸了摸胯下白马的脖子,最后看了眼巍峨高大的北京城墙后,一勒缰绳带领汉军正蓝旗队伍踏上征伐大小金川的漫漫长路。</p>

命运熊熊烈火,不知能烧破天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