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离经叛道(一)(1 / 2)

冬日的暖阳,驱散了冬天的湿冷。晒的人浑身懒洋洋的,在南京的一些街巷边,可看到人们在那晒着太阳。现在对于南京的人们来说,他们又多了个晒太阳的地方,比如城中新建的公园。

几天前的那场冬雪,使得公园中的树木枯叶上挂着一层积雪,使得公园尽显其冬日之美。而在附近的凉亭、走廊间,偶尔也能看到一些在晒太阳的百姓,对于这些百姓来说,他们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能够进入这样的园林之中,至少过去,这种园林只属达官贵人。而现在,在这南京城内外却修建了多达五六座类似的公园。

“陛下,以臣看来,这南京即便是伦敦亦无法与之相比!”

行走于公园步道的郭嵩焘,小心翼翼的拍着马屁。他不知道汉王为何私自出宫,原本昨天刚抵达南京他是想在明天叩见汉公,可谁曾想,正当他于参军府述职时,汉王已经换上了一身便装,在宫外等着他了,然后两人便乘马车来了这公园。

摸不准汉王想法的他,现在只能小心翼翼的说话,以免自己说错了什么。

“虽说伦敦于西洋极为发展,可其街道上却也是污物横流,每到盛夏空气中更是恶臭难闻,而臣虽初抵南京,可今日之南京却远非昨日所能相比,街道规整,路上全无丝毫污物……”

“那是因为人口少!”

朱宜锋毫不犹豫的打断郭嵩焘的马屁,然后指着南京说道。

“过去,南京至少有60万人口,现在现在,本土土著所遗不到十二万,再加上从武昌过来的两万多人,全城至多只有十五万,若不是城这么空,云仙,你觉得本王能在城内外修这么多公园吗?”

现在,面对南京这座空城,朱宜锋甚至有些后悔了,后悔在南襄之间更建新都了,毕竟空城的改造成本较低。可旋即也就相通了,首都并不需要太大。既不需要是经济中心,更不需要作为工业中心,只需要作为一个行政中心就可以了。

相比于南襄盆地中的首都,位于长江边的南京有着它的天然优势,在未来从上海至武昌,甚至直至重庆,长江沿岸一带将会成为中国的工业、经济中心,上海可能会是龙头,但是南京将会是这条巨龙的中心。

以长江为经济工业中心,这是最符合这个时代发展需要的规划——江河将会提供便捷的交通,而且沿岸的资源也将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当然,还有人力资源,沿江数省集中着中国近半数的人口。

可以想见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从上海至武昌,将会发展成为一个密集的“城市群”,甚至是一个巨形的人口多达数亿的“都市圈”,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做为首都,也就不那么合适了,因为他太偏向东南。

南襄盆地位于中国的地理中线,那里距离“都市圈”只有数百公里,而且靠近中原、西北,在地理上无疑更适合作为首都,当然,未来它不可能再像后世的北京一样,既是行政中心,同样在全国的支援下成为了所谓的学术、经济以及工业的中心,最终这些中心压得它喘不过气来,甚至最后,就连最基本的水和空气都发生了问题。

那根本就是一场灾难,至少是环境的灾难。将来的首都还是简单一点的好!至少应该远离这个时代的无法避免,准确的来说无法治理的污染。

“如果这十几万人的城市,看起来比北京还脏的话,那可真就没救了,所以,南京的城建第一步,就是以下水道、自来水、公园之类的公共工程为主,至于官厅嘛……”

至于官厅,当然没有建立的必须,一但南襄的新都完成,自己肯定是要把首都迁往那里的,至于南京嘛……有这几年的临时首都,应该会很快繁华起来。不至于像满清时一直,直到清末都还未能恢复元气。

“暂且不谈这个了,云仙!”

回头看着郭嵩焘,朱宜锋把话锋一转,然后问道。

“你此次出国,算算年头快三年了吧!”

“回陛下,足有二十八个月!”

二十八个月在海外游历,若是在百年之后或许没有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这二十八个月需要冒多大的风险,朱宜锋非常清楚,他略点下头,感叹道。

“云仙此行之功,可谓是功在千秋,你呈上的那份呈文,本王还没有看,我想亲自听听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