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产业(第二更)(2 / 2)

“那些土地如果经营好的话一年的收入恐怕都不止那么多,种稻?”

摇了摇头,想着府中有些人在那里的投资,朱宜锋感叹道。

“吕宋稻一石才只要05元,越南稻的价格高点,也不过06元,一年三熟……水稻在那地方,真的不值钱!”

南洋的水稻实在太过便宜,即便是价格最高的暹罗米,每石也不一元,相比之下,国内的米价普遍在二元左右。就是因为进口米便宜,所以广东、福建等地少人多之地,才不至于饿死人——米商大量南洋买米,以供应城市中的需要。

甚至,现在为了维持广州至少武昌的航线运营,航运公司也兼营米商——每个月从广州运不少于1000吨大米于南京等地销售,以获取利润维持航线。

“习惯使然、习惯使然……”

主公的话让林治平连忙笑道,然后又试探着问道。

“主公是准备在那里种橡皮树?”

要是那样的话,自己的地上是不是也应该种些橡皮树?

“现在橡胶的用途还没有那么多,需求没有那么大,一点点的慢慢来吧!现在那里的种植园要种植一直短平快的东西,比如像菠萝,这种水果在南洋一年可两次收获菠萝,一亩地能收几千斤,而且我们在那里建了罐头厂、制瓶厂,用菠萝来生产罐头,然后再将水果罐头对外出口。当然,现在欧洲对水果罐头的需求量并不大。所以更应该种植甘蔗,建制糖厂向欧洲、美洲出口白糖……”

尽管对于热带种植园并不太了解,但是基于过去看过的书籍,朱宜锋却知道香料、甘蔗、橡胶号称是“热带三宝”,第一样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早已经没落了,而甘蔗以及蔗糖业不过只是刚刚开始,橡胶局限于需求量亦未曾起步。所以朱宜锋到时候可以给予一些意见。再给出这个意见之后他又自嘲道。

“当然,要只是图个稳当不妨种水稻,有那里的移民会越来越多,有人住总需要粮食……”

粮食是可以通过贸易解决。

什么是殖民地式经营?就是在著名的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至于劳动密集型的水稻种植,完全可以由那些当地的土著人负责。作为殖民者的国人,应该种植利润更高的经济作物,而这也是在未来向移民提供60至100亩土地的原因,如果是种水稻他们一个人根本无法种植这么多的土地,但是作为家庭农场种植经济作物,却恰到好处,不大也不小。正好适合一家人种植。

“主公,臣当然听您的,臣这就写信过去,让他们在那种甘蔗,不过……”

看着主公,林治平笑问道。

“要是大家都去种甘蔗的话,主公准备办什么呢?”

“当然是办糖厂了,要不然你们的甘蔗可不都得烂在地里面!”

在林治平的诧异中,朱宜锋直接岔开了话题。

“英国那边最近有什么信吗?”

在这个时代亚洲与欧洲的通信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至于早已发明了电报同样也没有延伸到亚洲,所有的通讯都需要依赖快速邮船。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星期就会有一艘邮船抵达香港,最迟下个月,信就会到……”

林治平的话,让朱宜峰不禁怀念起另一个时空中便捷的通讯系统了,在这个时代看起来最为迅速的电报已经被淘汰,电话、电子邮件以及其它种种即时聊天软年。地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而现在呢?

一封信居然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从英国运到中国,甚至这还是因为土耳其同意英国邮政从苏伊士地区通过的原因——这是作为英法联军帮助土耳其的回报,当然还包括苏伊士运河的修建权。

当然这一切都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可能的话,朱宜锋现在更希望能够修建一条苏伊士铁路,就像刚刚通车的巴拿马地峡铁路一般,毕竟无论是“兵舰牌香烟”亦或是“斯怕姆午餐肉”绕过好望角运输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也许,可以考虑一下……”

但这个念头也仅只是一闪而过,毕竟铁路在将来不可能与运河竞争。至于销往克里米亚的商品,本来就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培育”市场。

“希望英国那边一切顺利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