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的意见是由大理寺、刑部和督察院三堂会审,一起定下一个公允的罪名再论处置,而皇帝直接要把他投入诏狱,这是为何?诏狱等于是皇帝特别为高级官员犯罪准备的特别审讯场所,归锦衣卫管理,那里面就是人间地狱,凶名赫赫。
王世扬所犯的错误已经可以让皇帝大动肝火到这种地步了吗?
群臣惴惴不安,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但是接下来皇帝的旨意就让群臣的呼吸猛然间急促起来。
皇帝诏令——首辅年老,内阁辅臣事务繁忙,朕怜惜辅臣之劳累,故允内阁增补阁员三人,着内阁与群臣议论,商讨出一份合格的名单交给皇帝选拔,皇帝会酌情选用。
群臣猛然瞪圆了眼睛,然后整个内阁大堂内的氛围就不一样了。
不少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各自已经有了各自的计量。
比如石星的呼吸就忽然急促起来,他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展现一下自己表现一下自己,那么可能自己以后都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遇了,毕竟自己的年龄也不算小了,而且劣势还那么明显。
宋应昌眉头一皱,心脏忽然的剧烈跳动起来,良久方才平缓。
他也感觉到了机遇,感觉到了机会正在向他招手,数年等待数年蛰伏,必然是要有所回报的,至于这个回报到底该如何操作,老宋表示还需要斟酌。
他的劣势和石星一样明显。
要说这一次提拔内阁阁员,那么头号种子选手肯定非署理礼部尚书余继登不可,余继登是翰林出身,首先附和明代英宗之后逐渐形成的非翰林不得入内阁这样的潜规则,而且他还是礼部尚书。
明朝的官场一般把翰林院的成员们称之为储相,因为能当内阁阁臣的只有翰林出身的人,因此翰林官特别清贵。
而翰林官基本上都要在翰林院喝茶好几年,甚至十好几年,把大好青春都给浪费掉之后,性子稳了,出翰林院了,就可以一飞冲天了。
翰林院出身的人升官可快着,而且最有希望进入内阁的那个人一定做过礼部尚书,朝廷一般要提拔某个人进入内阁,就会让他做礼部尚书,提前熟悉一下国家的礼法规矩,然后再进入内阁,因此比起翰林官,礼部尚书才是真正的储相。
自然,非礼部尚书而入内阁的官儿也不少,甚至非翰林入内阁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张璁,但不是每个皇帝都是嘉靖帝,不是每个官员都能撞上大礼议还能顶着非议支持嘉靖帝,所以他们自然没有张璁老先生的奇遇。
但是不得不说,当今皇帝万历帝的性子和他爷爷还真像,都不好忽悠,也就是手段差了一点儿,否则大明免不得又要出现一个严嵩。
纵使如此,也掩盖不住一颗想要腾飞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