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的杀戮还未停止,萧如薰的审问已经开始。
李如松更关心的是如何把眼前的敌人全部击杀,而萧如薰更关心的是北虏的去向和战略,从这些被俘虏的边关戍卒的嘴里应该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消息,萧如薰是这样认定的。
果不其然,在一阵严厉审讯之后,萧如薰得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讯息,他意识到了一些很恐怖的事情。
首先,萧如薰询问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们哭泣回答说是从大同被捕获的俘虏,并非是刻意为之,只是实在怕死,求萧如薰不要杀他们。
萧如薰许诺绝不杀他们,再问军营里到底有多少北虏,是不是如传言中的那样有四万多北虏骑兵。
那些被俘虏的戍卒痛哭流涕着回答说攻击平型关的时候,北虏大军已经兵分两路,一路攻打雁门关,一路攻打平型关,两路各有五万余人,他们跟随的这一路就是土默特部落的五万骑。
攻陷平型关大肆洗劫杀戮之后,他们又兵分两路,一路一万骑南下往太原方向去,一路四万骑裹挟着他们往紫荆关而来,一路烧杀抢掠攻城略地,造成大量流明,抵达了紫荆关猛攻。
但是奇怪的是抵达紫荆关四天之后,四万骑当中就有大部分趁夜悄悄离开了紫荆关,只留大约五千骑留在紫荆关继续攻打,大部分都不知去向。
萧如薰立刻意识到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于是厉声询问这些北虏去了什么地方,俘虏们面面相觑,只说当时是深夜,他们都在入睡,一醒来就发现北虏大军不见了,究竟去了什么地方却不得而知。
萧如薰再问,说给提供线索的人奖励五两银子,终于有一个人举起手,小心翼翼的说他半夜起身解手,隔着栅栏看到了一些黑黢黢的影子往他们来时的方向去了。
应该是往西走的,再往后他就不知道了,因为他只看到那么多,当时也没有在意。
三万五千骑兵趁夜悄悄的离开了紫荆关,还是抵达这里四天之后才离开的,一开始猛攻紫荆关,而后又离奇地离开了,这是为什么?
萧如薰细细的思考着,脑海中忽然想起了柴国柱说过的话——他们一开始攻打的很凶猛的,只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变成这样了……
如果他们真的是刻意攻打紫荆关只为了吸引明军在关东的主力部队,不让关东的主力部队出紫荆关进入山西作战,那么一开始的猛攻就可以理解了,那是为了给明军明将留下北虏强悍善战猛攻紫荆关的影响,这样就能让怯懦的明军不敢出关。
留下五千人是为了继续维持这种印象,惯性思维一旦形成,就不是几个人的几句话可以改变的。
无论是李成梁还是柴国柱都是一时名将,但是就是他们这些人,却一直守在关内固步自封不敢出击,固然有京营兵不堪用的原因,但也有之前北虏强攻留下的印象在里面作祟。
留下这样的印象,用这样的印象让明军固步自封不敢出击,从而争取到了实现真正战略目标的目的,他们的战略目标从来就不是紫荆关也不是京师,而是别有用心,究竟是什么,大概就是和他们离开的方向有关。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将劫掠的物资带走从而方便撤退,是绝对不需要用到进攻紫荆关这样的做法的,他们的真正目的必然是需要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的,从而争取时间,不让援军抵达干扰他们。
他们是为了什么?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