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郭嘉往事(2 / 2)

汉末天子 王不过霸 2856 字 13天前

“陛下所言甚是。”刘协所言,与杨彪所说,自然不是一回事,只是此刻刘协故意歪楼,众人也不能不表态。

“陛下乃千古少有之英主,更胸怀仁义,臣等相信,假以时日,陛下必能重振我汉室声威。”杨彪躬身点头道。

“太傅言重。”不等杨彪再说,刘协连忙摆手道:“朕年不过十一,当不得这千古英主之言,若无诸位臣公鼎力相助,这朝廷也不会有今日之局,说到此,朕还要谢过诸位臣公才是。”

众人连道不敢,钟繇眼看着刘协不断岔开话题,眉头微皱,上前一步打断道:“陛下,臣有话说。”

刘协挑了挑眉,看向钟繇,点点头道:“元常有话,但讲无妨。”

“陛下,臣昨日听闻,陛下在旬月之前,曾往关东发过一道诏书,名曰招贤令,不知臣所言,是否属实?”钟繇躬身道。

“确有此事。”刘协心中一叹,点点头,看向钟繇,目光渐渐变得肃重起来:“国难当头,单只关中一地官员,便心怀惫懒,无视朝廷政令,朕有心替换,却又忧心无人可用,是以向天下招贤,望有能之士,可入关中,助朕掌管民生,不知元常以为如何?”

“陛下有招贤纳士之心,臣等本不该阻拦,然……”钟繇叹息道:“陛下那招贤令中所言,但求有才,不求德行,臣却万万不敢恭维……”

“陛下,宫外有一文士,自称郭嘉,乃颍川士子,乃陛下所封,却无依凭,奴婢不敢擅专,特来请示陛下,不知此人该如何处置?”卫忠的声音打断了钟繇的话语。

“来的正好,让他进来。”刘协赞许的看了卫忠一眼,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喜色,看向杨彪等一众大臣道:“诸位且稍待片刻,这几日却是当真招到一位贤才,此时来见,正好给诸位臣公引荐一番。”

“郭嘉?”钟繇听得一怔,随即皱眉道:“可是那颍川浪子,郭嘉郭奉孝?”

“颍川浪子?”刘协闻言不禁一怔,他倒没想到这郭嘉竟然有个这么不羁的名号,而且看样子,知名度还不低,要知道钟繇可是颍川名士,说是名传四海也不为过,能让他记住的人物可不多。

“这名号倒是恰当。”想想郭嘉那放荡不羁的样子,刘协摇头失笑道。

“陛下莫要被此等奸猾小人所骗。”钟繇叹息一声,一脸沉痛道。

“哦?此言何意?”刘协有些懵,说郭嘉放荡,他信,但奸猾……说的是郭嘉吗?

“陛下有所不知。”钟繇沉声道:“此人祖上,也曾有名士,只是家道中落,原本求学于我颍川书院,臣看其天资聪慧,也甚喜之,然此人偏偏不学无术,终日放浪形骸,诓骗酒食,却不愿做学,无奈之下,臣便将其驱赶出书院,免得糟践了那圣贤之地。”

刘协听得津津有味,没想到郭嘉还有这么劲爆的过去,怎么听起来,就像个熊孩子?

“后来如何?”刘协问道,郭嘉可不只是善于奇谋,一身所学,无论经史子集还是兵书战策,无有不精,但看其经历,显然并未在那颍川书院学到多少东西,那这一身所学,究竟是从何而来,让刘协有些好奇。

“也是此人好运,出了颍川书院之后,竟被伯喈先生看重,收为弟子。”钟繇说道这里,也有些叹息。

“谁?”刘协瞪眼道。

“便是那蔡邕蔡翁。”说道蔡邕,钟繇以及一群老臣也是不免唏嘘,那可是东汉不多的大儒之一,最终却落得那般收场,实在让人叹息。

“不想奉孝还曾求学于蔡翁,朕倒是第一次听说。”刘协笑道,难怪年纪不大,知道的东西却不少,蔡邕的书,恐怕比皇家藏书都多吧。

“陛下不知,此人运气虽好,奈何却本性难改,自伯喈先生门下学成之后,竟然又放浪形骸,曾效力于冀州本初麾下,然不过三月,便因终日饮酒,不理政务被驱逐出境,寄住于荀氏门下,却不思悔改,不想如今竟然来了长安,企图蒙蔽圣听。”

“元常先生背后坏人名声,却也非君子所为呢。”一声朗笑声中,郭嘉略显单薄的身影出现在大殿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