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e-767发来的这些信息有点多余,“爱宕”号的雷达探测到了分成两批,分别朝西面与西北方向飞去的防空战斗机,而且数量并不多,每一批只有四架,还全都是性能早已落后的f-15j。
因为没有探测到来袭的华夏战斗机,所以“爱宕”号无法引导这些战斗机作战。
小林纯一郎知道,发现来袭敌机的不是e-767,因为敌机在超低空飞行,距离e-767超过三百千米,没有进入e-767的探测范围。发现来袭敌机的应该是电子侦察机,而且获得的只是大致方位。
不到三分钟,八架f-15j的图标就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
很突然,不过并没让小林纯一郎感到惊讶。
华夏空军的j-20a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击落e-2d,那么击落几架前出的战斗机,自然不在话下。
小林纯一郎立即想到,在战场上活动的j-20a肯定不少,绝对不会少于四架。如果偷袭e-2d与伏击f-15j的不是同一批j-20a,那么华夏空军投入的j-20a不会少于八架,说不定是十二架。如果迫使e-767撤退的威胁同样来自j-20a,那么此时在战场上活动的j-20a绝不会少于十二架。
一次投入这么多的j-20a,意味着即将到来的攻击将十分猛烈。
这个时候,如果说有什么值得庆幸,那就是动用这么多的j-20a夺取制空权,华夏空军未必能让j-20a来执行第一轮打击任务。当然,j-20a也不太适合执行反舰任务,主要是狭小的弹仓容纳不了尺寸巨大的反舰导弹。如果使用制导炸弹,那么投掷距离不会太远,也就需要j-20a逼近轰炸目标。在打开弹仓的时候,j-20a将丧失隐身能力,很容易被不远处的战舰发现,也就有可能遭到战舰的反击。对于家底不算厚实的华夏空军来说,显然不会用宝贵的j-20a去执行如此危险的任务。
小林纯一郎的判断没有错,负责打击第四护卫群的不是j-20a。
在他做出这个判断,也就是那八架f-15j被击落的时候,英立言驾驶的j-11c战斗机就在“爱宕”号西南两百千米外,飞行高度还不到五十米,飞行速度零点九马赫,预计五分钟后就将到达发射反辐射导弹的区域。
对于开始发生的空战,英立言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障碍已被清除。
其实,扶桑电子战机发现的那两批华夏战斗机并不是战斗机,而是几架用su-27sk改装的无人机。
自上个世纪九零年代之后,华夏空军总共获得了上百架su-27sk,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主战装备。直到自制的j-11系列战斗机开始大批量服役,su-27sk才逐步退出一线作战部队。到现在,第一批从伊万国进口的su-27sk已有三十年机龄,就算还能继续使用,也是昨日黄花。出于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第一批su-27sk在退役后,除了少数状态较好的被封存起来外,其他的都被空军改造成无人机。当然,不是通常说的无人侦察机,而是消耗用的无人靶机。
这几架su-27sk就是无人靶机,只是装上了雷达发射机,用来冒充j-11b战斗机。
因为j-11c优先提供给海军航空兵,所以j-11b依然是空军的主力战斗机,而且是装备数量最多的重型战斗机。
正是如此,扶桑的电子战机才根据截获的雷达信号,断定那是几架j-11b战斗机。
当然,j-11b也是多用途战斗机,即便主要用来进行空战,但是依然能够携带反舰导弹执行对海打击任务。
空军这么安排,其实是想引出执行防空任务的f-35a。哪想到,f-35a已经跟随e-767撤退,留下的只是f-15j。早知道的话,根本不用多此一举,这几架价值不大的无人靶机都能省下来。
五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收到后方发来的指令后,英立言立即启动数据链通信系统,把收到的目标信息分配给编队里的其他战斗机,也就是分配打击目标。总共只有六艘战舰,比英立言原先设想的少了三艘,而且全都是防空驱逐舰与通用驱逐舰,并没发现主要目标,也就是任务简报中明确提到要重点照顾的两艘直升机驱逐舰。只是这个时候,英立言顾不了那么多了,毕竟攻击命令已经下达,不能因为没有发现主要目标就终止打击行动。再说了,干掉那几艘驱逐舰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没有了防空驱逐舰与通用驱逐舰的掩护,直升机驱逐舰还能逃得掉吗?反正不能让嘴边的鸭子飞走。
其实,这个时候,英立言并没有“看到”敌舰,也用不着“看到”。
攻击命令来自协助预警机的海航指挥机,不过肯定出自电子战机,即只有电子战机有能力截获扶桑战舰的电磁信号,并且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最终获得发送给英立言他们的目标数据。英立言他们要做的其实就是把目标数据输入反辐射导弹的控制系统,然后把反辐射导弹发射出去。接下来,反辐射导弹利用这些数据搜寻与攻击目标,不再需要载机提供中继制导。至于反辐射导弹能否击中目标,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就不是英立言这些飞行员能够决定的了。
用十六枚反辐射导弹攻击八艘驱逐舰,算不上密集,不过只要有几枚导弹命中,让几艘驱逐舰丧失防空作战能力,那就算是大功告成。英立言他们只是先锋,承担打击任务的主力机群还没赶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