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仅仅是船舶50吨以上的较大船只,要是加上为数众多的满清时期留下来的老式船只,怕是数万甚至还不止,总吨位至少达到上百万吨以上。
整个中华帝国境内的船只类型千差万别,但总体算起来,一共四个类型大轮船、小轮船、民船和竹筏。
这其中,大轮船和小轮船其实都是中华帝国成立之后采购与自行制造的,而这其中,自行制造的反倒是越来越多,除了朝廷的四大船政局之外,还有不少私营造船厂也大规模发展起来,去年制造交付的蒸汽船只——大小轮船已经接近两千艘,并且,这些新制造出来的轮船吨位都越来越大,平均吨位已经达到了将近300吨的样子。大轮船除了在远洋和近海航运之外,还在珠江中下游、荆州段以下的长江中下游、黄河淮河以及黑龙江下游等主干河道以及湖泊航行,而小轮船则可以航行的地方更广,除了大轮船能航行的地方之外,珠江、长江、淮河、黄河和黑龙江各支流,以及其他的闽江、瓯江、甬江、海河、鸭绿江等稍小一些的河道及主要支流航行。
这些大小轮船占据了全国内河水运的客运和货运的将近一半的体量,若是加上近海海运的话,几乎占据了整个国家运量的七成了。
除此之外,民船和竹筏也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民船实际上就是原本满清遗留下来的内河木帆船,甚至运河上人力拖拉的拖船,绝大部分都只有数十吨甚至十几吨,少量的超过百吨。除了原本遗留下来的,还有少数民间的小型造船厂和河港的船工匠人制造这种木帆船,但数量和吨位与蒸汽轮船相比,已经占比很小了。
剩下的最后一种,竹筏木排之类的,这是最为原始古老的一种勉强算是船只的交通运输工具了,这些使用寿命都不长,但制作简单,常年在江河边生活的船夫,基本都会制作。而这个竹排之类的,运输的货物或是人员也很有限,但却应用极广,特别是在各支流的上游,甚至水流湍急的溪渠都能使用,有效地补充了船只无法航行的河流上游地区。
通过这3740家水运公司,上百万吨总载重量的客、货商船,将全国各地大部分能通航的地区的物资进行运输,有效促进了贸易的开展,更使得各类商品畅销在全国各地,价格也大为降低,让帝国百姓得到了诸多实惠。
而除了这本土的内河运输之外,新扩展的帝国领土的河道运输,尤其是中短途海运,这几年大行发展,特别是最近两三年,中华帝国击败西洋海军第一强国英国的第二次远征舰队之后,帝国的军力让民间甚至外资商贾都极为放心,一下,整个中华帝国境内的海域内贸易便繁华稳定起来,加上中华帝国的几支海军舰队早已经将近海海域内的几支仅剩的海盗给全部消灭,近海海域的短途海运也立刻高速发展了起来。因为海运的本身都是以货船为主,而且船体载重量大,加上最近的铁路修建也十分便捷,折算下来,运费比内河运输更为经济划算。
像原本的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登州、天津就是大型沿海或近海港口城市,如今经过海运的催生发展,这些地方更加成为进出口贸易的集中地和附近工商货品的集散地。而其中的广州、福州、上海本身就是特大码头,原本就是七八十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如今经过帝国十来年的发展,已经大肆扩展,均称为超过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特别是广州城,原本人口就已经超百万,如今特别经过中华帝国的十余年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大城市,人口直超200万之巨。而这其中,作为海港码头,同时又是河运重地,水路航运成为这些城市壮大的重要原因。
而根据交通部的统计,陆地交通方面,除了已经给冯云山禀报过的铁路建设之外,官道马路的修建也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中华帝国疆域辽阔,并且,地形复杂,除了北方的中原腹地一些平原之外,其余的江南水乡主要靠的河网船运,而其他的一些南方丘陵地区掺杂在山岭之间,道路修建不易,像福建、贵州之类的地方更是崇山峻岭,道路修建十分困难。不过,在经历数千年的灿烂文明之后,帝国本土的官道建设饶有规模。历朝历代都修建官道,就算再腐败恶劣的王朝,也不可能做出故意损毁道路的事情来。
特别是明清两代,整治修筑地方道路的风气盛行。乡间官绅、商贾在发家之后,都想获取名声,回报乡里,修桥铺路之事十分常见。
而在官府层面,尤其是满清王朝,为促进税收的收取和粮食的征调,同时更为了兵力的调动方便,特别是骑兵所需的道路,以更好地维护统治,满清一朝对于官道的整修十分看重。
整个满清,以北京城为中心,在原本明代和前朝的官道基础上,修建了满清特色的官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