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毒瘾(1 / 2)

乱清 青玉狮子 2737 字 4个月前

没过多久,慈禧开始了孕吐。

也许是因为年龄偏大的缘故,这一次的妊娠反应,比怀小皇帝的时候,要厉害的多,吐得凶狠的时候,慈禧也会在心里咒骂关卓凡“杀千刀的”,可是,她的“好兴致”,并没有受到真正的影响,该吃的吃,该睡的睡,该遛弯儿的遛弯儿,且一溜就是大半个时辰。

除此之外,慈禧“出宫”的兴致也很高,隔三差五,或者出前门乘车,或者出后门乘船,在湖光水色之间,自在徜徉,流连忘返。

玉儿和李莲英暗地里计算过,除去传膳和歇息,圣母皇太后呆在户外的时候,几乎比待在室内的时候,还要更多一些。

反倒是关卓凡收到圣母皇太后妊娠反应较大的报告之后,深表担心,甚至说要亲自到天津来探视、照料。

“探视”也罢了,“照料”算什么?慈禧又好气、又好笑,却也不禁为之感动,回信说,你派给我的那个楠本稻说了,我这个“妊娠反应”,尚属正常,无须过虑,你那儿,刚刚开始实行“黄白折制度”,正是最忙、最乱的时候,不必分神跑到天津来啦——来了你也帮不上什么忙,你总不能代我“妊娠反应”吧?

于是,关卓凡反复叮嘱,“节劳”、“安心”、“静摄”,云云。

于慈禧而言,生理上,那是最辛苦、最别扭的一段日子;心理上,却是最愉悦、最甜蜜的一段日子。

遗憾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孕吐逐渐缓解,妊娠反应渐趋消退,同时,腹部日渐隆起,身体日渐滞重。

生理反应的平和,活动能力的降低,以及对新环境的兴奋度的减退,让一个有些奇怪的事实浮出了水面:几个月了,没有接到北京方面任何关于政务的通报。

慈禧是以为文宗“静心默祷”的名义,出居天津的,期年之内,原则上,自然是不与军国政事的。可是,这个“静心默祷”,只是迷迷外人的眼,出京之前,慈禧和关卓凡是有默契的:重大的政务,还是要向她通报,彼此商量着办。

当然,这个通报,不是通过朝廷,而是通过关卓凡自己的渠道。

事实上,出京之前,乾清宫集议重臣,明颁谕旨,关于这个问题,也有特别的说明:

母后皇太后独任艰巨,须有力人员顾问襄赞,君臣同心,庶几厪虑不烦,内外乂安。特行黄、白折制度,派轩亲王协助看折。不过,若遇疑难紧要,难以决断,可发往天津,由两宫皇太后共同睿断。如此做法,虽偶尔搅扰圣母皇太后静修,但国事为重,想来先帝在天之灵,亦不会介怀的,云云。

好几个月了,朝政难道没有任何的“疑难紧要,难以决断”吗?

电信来往之中,慈禧的这个疑问,终于委婉的提了出来。

关卓凡的回复,倒是十分坦然:

第一,这一段时间,确实是没有什么“疑难紧要,难以决断”之事,可以拿出来烦扰圣母皇太后的厪虑的。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前段日子,太后的妊娠反应如此厉害,臣着实是吓到了,太后春秋正盛,可是,到底不比十几岁的小姑娘了,须打醒十二分精神,加意调理、保养,一丝儿疏忽都不敢有,方得无虞。

因此,这段日子里,臣以为,太后实在不宜再为别的事情烦心了,太后一定要臣通报政务,臣就只好“报喜不报忧”了,太后如果怪罪,臣亦无话可说,期年之后,太后不论怎么处分臣,臣都是甘受不辞的,现在嘛,还是要请太后静心安养。

关卓凡的回复,虽然出乎意料,却自有一番歪理,慈禧倒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个时候,李莲英、玉儿两个,在一旁紧着敲边鼓。

李莲英说道,“王爷不肯拿国事、政务来烦扰主子,把什么事儿都揽到了自个儿的身上,这个……呃,所谓‘独任艰巨’啊!王爷不想主子忧心分神,全都是为了主子的凤体安康!这分苦心,奴才在一旁瞅着,都觉得……呃,怪感动的呢!”

玉儿更加说道,“王爷为了主子您,为了您肚子里的……呃,小爷,这个,不仅不顾辛劳,而且……不避嫌疑!依着奴婢的小见识,王爷如此作为,才真正叫做……真爱呢!”

“真爱”二字,不晓得这个小妮子从哪儿学来的?慈禧听在耳中,心里头热热的、甜甜的。

仔细品味,关卓凡之自作主张,那种隐约的蛮横和霸道,慈禧非但不以为忤,反而觉出了一种莫名的喜意了。

她“哼”了一声,脸上的笑意却是掩不住的,“你怎么晓得是‘小爷’?弄不好,就是个‘小娘’呢!”

玉儿说道,“‘小爷’也好,‘小娘’也罢,都是一般的好!不过,奴婢就是觉得,主子怀的,是一位‘小爷’!”

“哟,”慈禧斜睨了玉儿一眼,“你哪儿来的这么大的把握?你会看相?你是医生?”

“奴婢不会看相,”玉儿说道,“更加不是医生——可是,楠本先生是医生啊!奴婢瞅着楠本先生的意思,主子怀上的,就是一位‘小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