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最长的一天(1 / 2)

乱清 青玉狮子 2624 字 4个月前

徐桐讲《大学》,《中庸》,一样是烦死人不偿命的东西。

除了倭仁、徐桐两位,还有教“国语”的“谙达”。对于满语这种处于“僵尸”状态、满洲贵族之间都不使用的语言,小皇帝能有兴趣学吗?

偏偏中国历代王朝,以清朝对皇帝和皇子的教育最为严格。

拿小皇帝来说,每天卯初——早上五点起身,卯正——早上六点上书房,十岁不到的孩子,大冬天的从被窝里捞起来,不容一丝假借。除了中午回宫进膳,有半个时辰的空闲,一直到午后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之间,功课才完。

清制,皇帝、皇子“上书房”的时候,师傅权威最重,其他的人,包括太后、皇帝,都不能干涉。如果师傅不放学,全世界只好一起陪着等。以致常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已经过了饭点,师傅还在那里长篇大论,慈安、慈禧两个太后,只好饿着肚子等小皇帝下学,然后才能传膳。

这种教育制度,如果不考虑小孩子的承受能力,本来是要点个“赞”的,可是——教的都是些什么东东嘛!

这就是清末对于皇帝的教育:花最大的气力,教最没有用的东西。

小皇帝的痛苦可想而知。

不是“不学好”,实在是“学不好”。

慈禧抱怨小皇帝的功课,其他军机大臣可以暂时不说话,关卓凡身为军机领班,不可以不说话。因为“启沃圣聪”,绝不仅仅是皇室自个的事情,而是真正的国家大政,军机处责无旁贷。

关卓凡只好说道:“许是功课太重了?虽然圣明天纵,年纪总是还小。”

“功课太重”是实情,慈安地位超然一点,看得反倒明白,刚想出声表示支持。慈禧却说道:“唉。明年就十岁了,快成大人了,怎么能说还小?康熙爷这个年纪,已经办了多少大事?”

在对待儿子的教育上,慈禧和原时空那些一到周末就把小孩子送到各种“班”里的母亲,没有任何区别。总是求全责备,望子成龙——虽然她的儿子已经是“龙”了。

当然,此“龙”非彼“龙”。

还有,康熙擒鳌拜的时候已经十五周岁,按当时的算法就是十六岁。圣祖爷十岁的时候,似乎也没做什么大事情。

关卓凡觉得很有趣。对康熙的这个模糊的误会,原时空和本时空原来是一样的,甚至包括慈禧这样的皇室的成员。

这种场合自然不好说破。关卓凡说道:“臣以为,倭仁的学问太大,总要慢慢领会,略假时日,皇上的圣学一定是可以精进的。圣母皇太后不必过虑。”

这个话暗指倭仁古板,教而不得其法,两宫皇太后都听出来了,互相望了一眼。

“不是我儿子笨,是老师没教好”,这种话,当妈的永远是爱听的。

慈禧沉吟道:“倭师傅年纪大,差使多,实在是太辛苦了一点。弘德殿是不是再添一位师傅?”

关卓凡脑子中灵光乍现:老子可以干这个活!

兹事体大,容俺好好想一想先。

关卓凡说道:“是,朝廷体恤老臣,倭仁一定感激。臣等下去,好好商议一番,尽快将人选进呈御览。”

没有更多的话了,军机大臣跪安退出。

一出养心殿东暖阁的门,就看见醇王陪着恭王,在院子里远远地候着。

关卓凡突然明白了,慈禧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扯儿子读书的事情?——故意叫恭王在外面等。

醇王看见军机们出来了,带着恭王,向东暖阁门口走去。

双方错身而过,这个场合不好说话,彼此微笑点头示意。

关卓凡心中微动:恭王脸上的那种诚惶诚恐,他从所未见。

醇王朗朗的声音响起:“恭亲王奕䜣候见。”

就在军机大臣将要走出养心殿东暖阁院子的时候,从东暖阁里传出了哭声。

是恭王的声音。

这儿到东暖阁,已经有一段距离,东暖阁的门上,还挂着厚厚的棉帘子,可恭王的哭声,依然听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