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东宫议事(1 / 2)

大宋超级学霸 高月 2462 字 4个月前

文彦博在两天后抵达了京城,他之前因为涉嫌行贿温成皇后一事被贬为河南府尹,时隔数年,文彦博再一次被启用。

不过这一次不是为相国,而是实任太子少傅,组建东宫议事,利用他老道的处政经验、崇高的威望以及广博的人脉为皇嗣赵顼顺利继承大统保驾护航。

文彦博果然名不虚传,上任第一天就和知政堂达成了共识,确立了东宫议事的地位。

崇文馆贵客堂内,皇嗣赵顼(赵仲针改名),东宫詹事范宁、太子宾客韩绛以及太子少傅文彦博围桌而坐,听取文彦博和知政堂的谈判汇报。

“微臣和知政堂达成的第一条妥协便是,东宫议事是临时机构,一旦皇嗣登位,东宫议事随即解散。”

文彦博看了一眼三人,见三人都无异议,又接着道:“达成的第二条妥协是,知政堂不向东宫议事汇报,而是向皇嗣汇报,由皇嗣行使部分君权,东宫议事不是和知政堂平行的权力机构,而是皇嗣的辅佐参事堂,东宫议事不刻印章,但可以使用皇嗣的印章,转回奏折批复。”

这时范宁接口道:“文少傅的意思是说,东宫议事并不是朝廷官署,只是一个临时组合?”

“准确说,它只是一个临时参议机构,不能独立行权,必须以皇嗣的名义和知政堂参讨,不过一些细碎的事情不一定要皇嗣知道,对方也明白,这是东宫议事的意见,只是以皇嗣的名义参与和对方讨论,我们三人是皇嗣的影子。”

赵顼笑道:“这个变通倒不错,我也认为把东宫议事作为权力机构有点不合法度,但把东宫议事作为我的影子倒也合情合理了,不过还是尽量让我知道政务,我不能辜负皇祖父的重托。“

文彦博笑道:“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点,东宫议事由我们三人组成,其他官员为辅佐,但我们三人应该轮流为执东宫笔,主导东宫议事,然后东宫议事做出的决议,要交给皇嗣,并由执东宫笔进行解释,皇嗣无异议,再转发给知政堂,如果有什么意见,也是由当期的执东宫笔负责和知政堂交涉,一个月轮一次,大家觉得如何?

众人都接受这个方案,毕竟天子没有指定谁为首,那么大家轮流当值,就是最好的方案,文彦博虽然资历雄厚,但在这件事上,他却没有犯糊涂。

韩绛是北方士族的代表,资历很深,而范宁是皇嗣心腹,还手握神武军,他这个太子少傅虽然是一品官,但在东宫的地位还真不一定比另外两人高。

范宁又笑道:“我再建议由太子洗马范纯仁和侍讲苏辙两人出任东宫议事记录官,另外左右春坊令和赞善大夫可以旁听,可以发表意见,只是没有投票权。”

范宁这个建议照顾到另外三名东宫高级官员的情绪,文彦博和韩绛随即表示赞同,赵顼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最后一条,东宫议事的地点,我建议就放在崇文馆,就是我们现在坐的地方,皇嗣可以参与、可以旁听,可以有自己保留意见,甚至可以上呈天子,但不能否决。”

说到这里,文彦博很歉意地对赵顼道:“关键是殿下还未成年,按照大宋例制,天子或者皇太子未成年,不能主政,只能由我们来替皇嗣做出决策。”

赵顼默默点头,皇祖父让他代行君权分忧,但又成立东宫议事,就是考虑到他尚未成年这一点,他也无话可说。

这时,韩绛问道:“假如知政堂不接受皇嗣的批复怎么办?”

文彦博道:“很多时候,知政堂也不愿接受天子的批复,会朱封驳回,然后知政堂就要想办法说服天子,实在说服不了就只能执行。

我们这边也一样,知政堂不接受,也必须是朱封驳回,如果双方意见相左,实在无法达成妥协,那么只能报天子仲裁。

不过我觉得这里面知政堂就有了任意驳回权,皇嗣行权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我希望能限制一下,一个月,天子最多只能仲裁三次,当月超过了三次,就不用再仲裁,知政堂必须执行,毕竟皇嗣行使的是君权,不是东宫议事的权力。”

“对方同意这个方案吗?”范宁问道。

文彦博微微一笑,“知政堂要求一个月天子仲裁十次,但我只肯给三次,我估计最后双方妥协,一个月仲裁五次。”

..........

知政堂和东宫议事的谈判最终在天子的干涉下达成了共识,由韩琦代表知政堂,文彦博代表东宫议事,双方在协议文本上签字盖章,终于达成了政务流程。

在最核心的不同意见主导上,双方首先是协商寻找妥协方案,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达成,那知政堂必须服从皇嗣意见,但允许知政堂每月有六次向天子提交仲裁的机会。

中午时分,富弼和韩琦走出了知政堂,富弼叹口气道:“名义上是皇嗣的决定,实际上是东宫议事的决议,这明显是分知政堂的权,我不明白官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韩琦缓缓道:“官家这样决定是有他的深意,你没发现官家是在为将来做试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