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第 146 章(2 / 2)

红楼之仙路 外乡人 5238 字 2个月前

不但要求是白色的,裙摆还要有十六米那么长。

虽然有入乡随俗的说法,可无论是探春,还是天朝来的使臣,都不同意穿白色的喜服成亲。

就连贾琏也懵了。

他在海国的那些日子,没有参加过婚礼,更没去过所谓的教堂。所以他压根就不知道海国这边成亲是要穿白色的圣袍,由教堂里的海国和尚主持婚礼。

父母呢

成亲不拜父母高堂的吗

探春绣了半年多的大红喜服,用了最好的贡缎,京苏湘蜀四种绣法绣出来的嫁衣和红盖头,那么精致,又那么奢华,如今竟然不能穿了,可见探春的怨念。

不妥协,绝对不能妥协。

对了,还有信仰。

她往日拜佛,拜道,拜观音,拜文昌君为什么还要拜一个被钉在架子上的男人

此次出行,她还特意在皇家寺院请了观音像,看来建庙之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其实一到海国,巨大的地域文化差别,叫探春在这一刻有了一种非常不适应之感。说到底,哪怕她真的有多少野望,如今也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待嫁女儿。

关于婚礼喜服的事情就掰扯了好些天,之后又掰扯在海国建观音庙的选址和筹建工作。

最后又谈了好些天这样那样的事,最后还在凤姐儿的提醒下,确定了探春封地的事。

总之出使海国的使臣们,用着岁就开始启蒙学习如何入仕为官的坚持精神,你来我往的与海国国王和贵族进行了友好的,亲切的,实在厚道的会晤。

给那几只明为游玩,实为收集各种材料的某些小队伍了充足的时间。

探春的婚礼在他们到达海国的第七个月的时候才举行。而第八个月,凤姐儿和贾琏正式搬出皇宫住到了贾琏当初在海国这边买的小房子里。

是真的很小的一套房子。

前院是木头的栅栏院子,紧接着不足一射之地的地方是一栋蓝白色的三层小洋楼。小楼后面是一个不算小,但也绝对不算大的院子。

凤姐儿长这么大,还没住过这样小的房子。好在贾琏那边再建的新房再有一阵子就建好了。

另一边,住在皇宫的探春和她的王子夫婿相处的还算融洽。又加之成亲前,打听到一些海国国情,探春迅速调整了自己某些融入骨子里的东西。

比如说早晚给长辈请安,婆母跟前立规矩。身子不方便的时候主动将陪嫁丫头提出来侍寝

探春在来海国的路上就开始学习海国语,她与皇室的交流不成问题。跟王子的相处也没有任何障碍。

不过在王子与探春浓情蜜意之时,说想要为了探春学习天朝语时,探春只眼睛闪了闪,就非常用心的教了他一阵。

可惜王子天资有限,学不来博大精深的汉语,更是看不懂天朝的汉字,这一点探春也是无可奈何。

╮╰╭

参加了婚礼,又逛了一回海国。又以不放心郡主远嫁为由,多拖了两个月的时间,等收集到了大量的重要情报以图纸书籍武器后,天朝使臣团这才准备起程回国了。

大量的武器和武器制作图纸,最先进的科技技术以及制作原理图纸,还有不管有用没用,大批量买进的海国书籍,优质种子等等天朝没有,或是优于天朝的东西。

古往今来,国与国之间便不存在什么真善美。不管海国的人在天朝时期有没有动什么歪心思,但天朝的人却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跟异族人讲道理,讲原则和风度的。

你强,我敬着你。你弱呵呵,那就不好意思了。

天朝不叫海国人回程时夹带私货,海国那边自然也防着天朝使臣用这种方法走私,好在天朝这边比较幸运。

回程没有海国人跟着不说,使臣团里还有两只化形大妖帮忙作弊。

想办法弄一艘小船,将收集来的东西都藏在那艘船上,提前一天叫那艘船离开海国码头,到指定地点汇合再将船上的东西挪到大船上。

这件事情是柳尨负责的,自是能保证万无一失。

于是天朝使臣团这边的行李,除了他们采购的一些食物衣料各种纪念品和国王的回礼外,当真一派正气凌然,朗朗清风

毕竟上国的面子还是要滴

嘻嘻

说真心话,若不是带了厨师来,估计不用等到海国,这些人就打退堂鼓了,能坚持这么久,多亏了厨师的敬业和当初带了足够年食用的调味料。

回程的路和来时一样,差不多都是半年有余的样子。因少了探春一行人和她的嫁妆,几艘大船更加的宽敞。

因黛玉和繁哥儿都有些归心似箭,他们这一路正经遇到不少海风。

那种专门在夜里起风,将他们吹一路哒。

因着隔三差五就要接受一回海风送温暖,他们回程的时间大大的缩短的三分之一。

到达天朝时,他们一行人是在通州码头下的船。

本来到了通州后,就应该立时进京,然后入宫复命。柳尨是使臣团的出使官员,不管官位多低微,也得跟着使臣团一起行动。

可都到了通州,黛玉哪能不先回通州转运使府看看她老子娘就直接回京城呢

总不能就叫繁哥儿一个人回家吧

于是黛玉眼珠子转了转,拉着柳尨的袖子叫他想办法。

柳尨有什么办法

他什么办法都有,就是拿黛玉没办法。

于是顺风顺水了一路的使臣团们,眼瞧着快到通州了,知情知意的风,转眼间改了风向。

这一改,直接叫使臣船在傍晚的时候才在通州码头靠岸。

柳尨掐着时间呢。

这个时候靠岸,就算是快马加鞭子回京城,也赶不上在关城门前入京了。

于是一行人只能眼瞧着家的方向郁闷的住到了通州官驿,准备小宿一夜,赶在开城门的时辰进京。

说不定还能赶上早朝。

旁人都去了官驿,柳尨则带着媳妇小舅子回了通州转运使府。

林如海那边早就听说了消息,一边从前衙回后院,一边让人给贾敏送消息。

这一走,将近两年,家里想的跟什么似的,如今终于平安回来了,还不得好好庆祝一下

自打黛玉姐弟出藩,贾敏拜佛都更比以前虔诚了不说,每个月初一十五她都叫人施粥。

贾敏虔诚礼佛,做好事。林如海更是铺桥铺路做更多惠民之举。俩口子只想用这份功德求儿女一个平安。

如今知道儿女平安归来,自是喜不胜收。

贾敏一边吩咐厨师弄三人爱吃的家常菜,一边让人去收拾姐弟俩的院子。

惜春管家理事是一把好手,这两年没少帮着贾敏管家。贾敏心情激动想不到的地方,惜春都一一补足,争取做到没有半分疏漏。

惜春知道林如海和贾敏这会儿所有的心思都在大门口,所以亲自去查看了一回,这才带着人回正房陪着姨父姨母一起等人。

如今已是十月中旬了,她的婚礼就定在腊月十二。嫁妆方面,虽不及林姐姐,却也是少有的齐全。操办嫁妆的时候,姨父和姨母没要自己手里的银票,只说那些银子让自己当成压箱钱。

绣嫁衣的料子是宫里的唐贵妃赏下来的,是难得一见的贡品。

从开始绣嫁衣,惜春便见天的盼着黛玉她们早些回来了。

如今,终于回来了。

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