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2)

大军立即刹住。

张雍就在旁边, 他急急勒停胯下膘马,忙问“主公”

这是为何

三更前得穿过东峦道,否则就来不及合围安王了。

张雍着急, 陈琦范亚等将也打马过来,魏景却一言不发, 眯着眼睛盯着河面好半晌。

“不对。”

是不对。

连日夜雨,河流暴涨, 但冬季的河水总要清澈更多的。好比眼前的泷水, 虽极湍急往下游奔腾去,激起阵阵白色浪花, 但肉眼可见它的河水还清凌凌的。

一切都很正常。

但这就是最不合常理的地方。

要知道这东峦道侧可是有大铁矿的, 就在这泷水稍上游一些的地方。矿坑露天,没有植被覆盖, 连日暴雨,必被冲下许多黄土。

这泷水不可能这么清, 它应该更浑浊才是, 最起码这一段会非常明显。

除非,这东峦道没有大铁矿。

大铁矿其实在大宁道。

电光火石间, 魏景想明白一切, 他倏地抬头望向前方墨绿色的山脊, 暮光中,两山相夹的官道黑黝黝的,犹如一张噬人的利嘴。

“传令后军转前军,奔大宁道, 全速前行”

益州军纪律性极强,魏景一声令下,齐刷刷掉头,迅速往来路折返,改走大宁道,奔袭灵城。

“傅姑娘惊惶间,怕是记错方向了。”

由于安王的迂回谨慎说法,这时候倒帮了孟氏母女大忙。一个弱质女流,明显发生很不好的事,惊慌下逃离铁矿在山里不择路奔逃,又两年多了,记忆有所疏漏其实也不算奇怪。

季桓琢磨着,傅芸大概还记错了时间以及方位,否则按他推演,这铁矿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大宁道的。

因此,他才敢断言是东峦道。

季桓长长吁了一口气,幸好主公眼利,否则己方将遭遇一场苦战激战。

此时,众人并不知葫芦峡,也不知桐油火阵必死局。又因为急行军中静不下来细细思量,最重要还有魏景的关系,暂未对傅芸起疑。

魏景也是,这个时候的他,还是没有怀疑他仅存的这二位血亲的。

但不知为何,他心底隐隐有种不安。

对傅芸的。

不知从哪个罅隙窜起来的异样感觉。

他立即遣了哨探留在东峦道,命小心蛰伏,留意动静;又特地点了人,命等到了大宁道时,留下寻找铁矿。

魏景是根据他一种本能的直觉行事,多次在生死之间游走生出来的直觉。只是令下以后,那种不安还没能消褪。

他忽想起自己妻子,心跳突然漏了一拍,继而“砰砰”狂跳起来了。

一种不知名的敏锐直觉,这和傅芸有关系。

不,他不应该有这种念头的,舅母表妹九死一生,世上仅存二血亲,他们好不容易才团聚。

舅母待他,和往日并无差别。

魏景甩了甩头,欲将悄悄生出的一丝丝疑虑甩出去。

但几乎是马上,他沉声下令“韩熙,你立即点一千人,卸下甲衣,轻装而行,以最快速度赶回平城”

“切记不许惊动任何人,悄悄护夫人而出,先,先回汉中。”

魏景声音越来越急促“再命人把郡守府后院围了,任何人不得进出”

“诸将听令,全速进军”

但对于安王来说,魏景给韩熙这命令,还是晚了些。

安王的哨探一直盯着雉尾关,魏景大军一开拔,一半人立即赶回报讯,另一半则悄悄尾随。

但道路不畅的所带来的障碍是双方的,当远远惊觉益州军突然后军转前军,原路折返的时候,安王哨探也没办法抄近路回去报讯。

只能同样是绕大宁道,拼命狂奔。

彼时,前一拨哨探的消息已差不多要送到安王手上了。

安王故布疑阵,小心遮掩,最终率十万大军设伏于东峦道合邑段,就紧紧缀在葫芦峡之后,一旦火阵成,后续即可趁机剿杀大乱的敌军。

一切进展得很顺利,在接到益州军出雉尾关直奔东峦道的讯报时,安王狂喜,但他很快按捺下来了“传令葫芦峡伏兵,切切小心谨慎,不可露出半点声息。”

葫芦峡上有伏军,但很少,主要是用来燃火箭射爆桐油桶的。人少蛰伏不难。这葫芦峡两侧虽藏了密密麻麻的桐油桶和火线,但得利于这处天然宝地,口小腹大林木茅草异常茂盛,又有很多坑洼,毒虫遍布,除非大批军士拉网式搜,否则短时间内绝无发现破绽的可能性。

魏景遣的哨探固然很多,但哨探始终还是哨探,人数距上述规模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亲率伏兵潜于葫芦峡之上的大将陈昂,攒紧手里的火箭,小心翼翼趴伏身体,余光一瞬不瞬盯紧益州哨兵们。

益州哨兵搜寻了很久,果然没能发现问题,又奔前方道路去了。

众人耐心等着,等到天光开始减弱,这才见探路的益州哨骑马折返,直奔来路去了。

最关键的时候要到了。

安王及麾下诸将士屏息以待。

但益州军迟迟未出现。

逆王此人,征战经验极其丰富,即使一切正常,他尚有犹豫邑不足为奇,大家耐心等着。

时间静静过去,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再踏入子时。冷风呼啸穿过崇山,呜呜怪响,漆黑的天幕乌云渐渐变厚,一场冷冷的冬雨又在酝酿。

长时间蛰伏不见动静,人心渐渐焦躁起来了。

一阵狂风刮过,卫诩倏地站起,玄色宽袖猎猎而飞,他肃然断言“不用再等,齐王必已率军掉头,往大宁道而去”

狂风并非吹散他的声音,干脆利落一句话,犹如前钧巨石般轰在人的心坎,安王呼吸登时就急促起来了。

他脸颊抽动,神色狰狞得可怕。

郭淮道“或许逆王谨慎,还在观察之中。”

他话说得,其实自己都已很犹豫了,但伏击失败的代价太大,让人忍不住再多生些侥幸。

卫诩却拧眉“齐王穿大宁道而过,必立即反扑东峦道,若我等不能及时退回灵城,处境堪忧。”

从葫芦峡至灵城,这东峦道还有好几十里的路,既然最适合伏击,那就肯定是格外险阻难行的,大军要通过耗时其实也不少。

一旦计划落空,就得赶紧退回灵城了,否则伏击不成反被合围,形势即时逆转。

安王脸色很难看,他费了多少心思,才布成今天这局。

魏景真发现端倪,已经掉头了吗

他面色沉沉,最终咬牙“去,哨探立即顺着官道往南,探听益州军动静”

伏击失败意味着太多,哪怕心里已信了卫诩的判断,但安王还是不甘心。

遣出哨探,会有被益州军发现的风险,还不小,但事已至此顾不上了。

答案很可惜,益州军确实已经掉头,凌乱的马蹄脚印到了合邑段前,戛然而止。

安王“霍”地站起“传令下去诸军立即折返灵城”

只是这么一耽搁,有些赶不及了,在安王率大军紧赶慢赶,以最快速度穿过东峦道时,恰恰被连夜急行军而来的魏景大军堵了个正着。

没错,是堵。

差一点就奔出东峦道了,却在道口处被益州军堵住。

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

如今天已亮全,昨夜的雨没下成,厚厚的阴云层层堆叠,昏沉沉的。冷风中,黑压压的益州军如潮水般涌来,能清晰眺望敌军簇拥中那面赤红的帅旗,一个硕大的“齐”字气势磅礴,屹立寒风,傲然不倒。

安王瞳仁一缩。

而帅旗下的魏景缓缓抽出配剑,斜指敌军“众将士听令进攻”

牛皮大鼓陡然轰响,益州大军爆发出一阵如雷的呐喊,潮水般扑向惊魂未定的安王大军。

一场激烈的合围战随即展开。

安王正处于此生最危急最狼狈的境地。

殷红的鲜血代替了雨水,流淌在古朴的东峦道口,将黄褐的泥土染成赭红。大战从上午开始,在兵力悬殊,已方又完全身处劣势的情况下,安王大败,等苦战到傍晚,已几溃不成军。

一阵狂风刮过,“噼里啪啦”的冷雨迎面拍下,安王一抹脸上混着血迹的雨水,双目赤红,重重喘息着。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万幸还有卫诩。

“我们立即往上退,据地势拒敌”

此战,连一直都不动手的卫诩都拔刀了。他之战力,比之魏景也不遑多让,也算让大败的安王大军有了主心骨,一直聚拢在一起,没有被杀散。

且战且退,卫诩一直在寻找适合据守的地点,以便让己方获得喘息之机。

终于他找到了,这是一处高峰,山势陡峭怪岩密布,滑溜溜的无法攀登,他眼尖,远远瞥见高峰左侧有一条上山的小道。

很好,己方退上去,守住道口,便能得以喘息。

天黑了,又逢大雨,益州军攀登小道尚且艰难,如何进攻

今夜可暂保安稳。

果然,安王卫诩率残军退上,魏景皱眉扫了两眼险峰,不得不传令“鸣金”

这地势,这天气,只能休战。

不过没关系,包围高峰就是。

往上攻固然难,但往下突围更艰巨,数十万大军重重包围,安王总不能插翅的。

魏景冷哼一声,下令原地扎营。

急行军又接连大战,将士们也是筋疲力尽了。

辎重兵后勤兵早已抵达,魏景一声令下原地扎营,割草伐木,很快就支起一顶顶的营帐,军士们分两拨轮流用膳歇息。

只山腰上的安王残军,就没这么安逸了。

所有军备俱已丢下,没有营帐,疲惫不堪的军士们只能在岩石或树木底下勉强躲避。雨水冰冷,又饿又累,普通军士瑟瑟发抖,陈昂徐苍等大将不放心,亲自守道口去了。

一种凄怆悲凉的气氛弥漫,远眺山下点点黄光,不少军士面露绝望。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困在上头没吃没穿的不用杀都死定了,可突围,又要如何突呢

有年轻兵卒惊恐哭泣,正在阴着脸踱步的安王闻声,陡然刹住“扰我军心者杀无赦”

立即有亲卫奔出,处置哭泣的兵卒。

再未闻哀声,但安王并未因此好过多少,他如同一困兽,焦躁愤恨,面目狰狞。